上海“滬江”標識之爭終審揭開謎底明是非

一方是與原滬江大學有著一定歷史淵源的上海理工大學,一方是擁有系列“滬江”商標的在線教育互聯網企業,雙方對“滬江”標識爭執不下訴至法院。4月18日下午,這場商業標識爭奪戰落下帷幕,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上海理工大學與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江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作出二審判決,終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根據一審判決,滬江公司不構成商標侵權和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但構成瞭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法院判決滬江公司立即停止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駁回原告上海理工大學其餘訴訟請求。

“滬江”的前世今生

上海理工大學與“滬江”的淵源,要從半個多世紀前說起。

車輛監控系統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原滬江大學部分院系分別並入今上海理工大學、今上海財經大學、今華東政法大學、今華東師范大學,滬江大學校址及附屬房屋全部劃給上海工業學校。1953年,上海工業學校先後更名為上海第二機器工業學校、上海機器制造學校,1958年,上海機器制造學校更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60年上海機械專科學校更名為上海工業學院,同年上海工業學院更名為上海機械學院,1994年,上海機械學院更名為華東工業大學,1996年,華東工業大學與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上海理工大學。據上海理工大學章程記載:“上海理工大學辦學文脈可追溯至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學堂。”
汽車監控系統

1997年至今,該校現址的校門上同時懸掛有“上海理工大學”和“滬江大學”的校牌。法院同時查明:滬江大學校友會於1985年在上海成立,於2011年經核準變更為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該校友會主辦的《滬江校友通訊》面向上海理工大學師生及校友,未向社會公開發行。此外,1985年至1993年間,上海理工大學前身上海機械學院先後成立、投資瞭“上海機械學院滬江科教開發總公司”“桂林市滬江保健食品廠”等公司,上述公司均於2000年前後歇業審計或註銷。

另一方面,滬江公司於2009年成立,時名“上海互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6年更名為“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伏彩瑞,其於1998年至2005年間在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求學。經查明,2006年起,伏彩瑞先後申請“滬江英語”“滬江”“滬江日語”等商標,系列商標於2010年至2015年間先後被核準註冊。滬江公司成立後,其即在網絡在線教育經營活動中使用“滬江”字樣,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間,滬江公司通過百度、搜狗以及其他廣告公司在互聯網及戶外發佈廣告,累計投放廣告的費用約為人民幣3億元。

2015年4月23日,滬江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滬江和劍橋那些事兒”一文中寫道:“若幹年前滬江大學最有名的學生徐志摩就與劍橋頗有緣分……如今互聯網平臺滬江再次與劍橋結緣,一起為中國的學習者帶來優質的課程體驗……”滬江公司在其官網上陳述“滬江大學是20世紀上半葉一所位於上海的教會大學,解放後已風流雲散,令人欣喜的是,滬江網校橫空出世……”

兩“滬江”上演商業標識爭奪戰
車隊管理平台

2016年,上海理工大學一紙訴狀將滬江公司訴至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要求判令滬江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原告未註冊馳名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2017年8月,上海知產法院作出上述一審判決,雙方均不服上訴至上海高院。同年10月,上海高院立案並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18年1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瞭審理。

上海理工大學上訴請求上海高院判決滬江公司停止侵犯上海理工大學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停止將“滬江”作為企業字號和商標使用。滬江公司則上訴請求上海高院撤銷原判,改判駁回上海理工大學的全部一審訴訟請求。

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分別提交瞭證據,上海高院組織當事人進行瞭證據交換和質證。根據雙方在二審中提交的新證據,上海高院另查明以下幾項事實:

滬江公司法定代表人伏彩瑞在多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滬江網的名稱出自滬江大學的校名,是出於學生對母校文化的情結;2007年,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開辦滬江外語培訓中心,根據該校自述,據不完全統計,滬江外語培訓中心2007年招生374人、2008年9月招生246人、2009年3月招生169人。2017年12月1日,在百度搜索欄中搜索“滬江外語培訓中心”,搜索結果前100項內容均與上海理工大學無關;2017年12月4日,上海理工大學對滬江公司“滬江”註冊商標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無效,目前商標評審委員會尚未作出裁定。
arrow
arrow

    ogw404sq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